3/25/2010

韓東育"從「脫儒」到「脫亞」:日本近世以來「去中心化」之思想過程"


從「脫儒」到「脫亞」:日本近世以來「去中心化」之思想過程
作者:韓東育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01日    ISBN:9789860202472

內容簡介
  朱子學在近世日本,經歷過受容、懷疑、批判和否定的激盪史。由其被利用、排擠和摒棄之角色變換的軌跡中,呈顯了江戶學界的「道統」自立願望和「去中心化」的焦慮。由於脫「朱子學」意義上的「脫儒」,與「脫中心化」互為表裡,因此,這一看似思想史問題的背後,實蘊藏著極其複雜的社會歷史背景和區域關係糾葛。由「明清鼎革」所帶來的「華夷變態」說,激化了禮教「華夷秩序」在東亞地區的震盪程度,不但顛覆了長久以來的「中心-邊緣」體系,也便利了日本「實務主義」與「民族主義」的登場及達成了「去中心化」之「中心化」的夙願。當代表新知識體系的「洋學」與「國際公法」構成了新的權威依據時,在脫離「儒教」則必脫「支韓」,脫離「支韓」則必須「脫亞」的邏輯下,明治政府乃通過對中國的軍事行動而逐步展開其「脫亞」的歷程。

作者簡介
  1962年生。東京大學博士、博士後,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院長。主治東亞思想史學。歷任東京大學客員研究員、日本學術振興會外國人特別研究員、日本九州大學人文科學府講義教授、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訪問學者。現為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編委、吉林省歷史學會會長。著有:《天人‧人際‧身心:中國古代「終極關懷」思想研究》(1994)、《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2003)、《道學的病理》(2007)等書。

目錄
自 序 i

序 章 近代以來日本學界朱子學解讀的文脈 1
第一節 井上哲次郎對江戶朱子學的解讀 4
第二節 津田左右吉對江戶朱子學的解讀 8
第三節 丸山真男對江戶朱子學的解讀 15
第四節 黑住真對江戶朱子學的解讀 25

第一章 「道統」意識的萌生與日本朱子學派的表裡價值 35
第一節 「京師朱子學派」的朱子學對待 37
第二節 崎門朱子學派對「神道」主體性的開發衝動 50
第三節 「神道」哲學「正統」的由來與「華夷」 理念之顛覆 56
第四節 「神道」史學「正統」的由來及其影響 63

第二章 「古學派」與「國學派」對朱子學的連續性排拒 69
第一節 山鹿素行的「嚆矢」作用 69
第二節 伊藤仁齋對宋儒「道德金律」的質疑 82
第三節 「徂徠學派」對朱子學的解構 90
第四節 本居宣長「國學神道」論的登場 103

第三章 日本近代知識體系的更新與朱子學解說 117
第一節 知識體系的更新及其作用 117
第二節 變與不變的隱曲 121
第三節 難以突破的悖論圈 139

第四章 「華夷」理念的非對稱變化與晚明之對日「乞師」 143
第一節 傳統的「華夷秩序」與清帝國「華夷」理念的轉變 145
第二節 晚明「乞師」對「華夷」事態的誇張性傳遞與後果 155
第三節 「乞師」者負面行為對華人尊嚴的損傷 168
第四節 「乞師」話題下的相互利用 175
第五節 日式「華夷秩序」的擴大與推進 182

第五章 朱舜水在日活動再思索 205
第一節 朱舜水的「仇夷」情結與日本「變夷為華」輿論 209
第二節 理學辯難與朱舜水「實理實學」的淵源 227
第三節 朱舜水對釋、道的排斥與日本的「古學派」 255
第四節 朱舜水與《大日本史》的修撰理念 283
第五節 朱舜水在日期間的幾個疑點 306

第六章 兩種「實學」的相遇與幕末明治期的「脫亞」行程 339
第一節 朱子學時代及其「實學」理解 339
第二節 幕府中期以降日本人的「實學觀」演變 345
第三節 由「脫儒」到「脫中華」 357
第四節 福澤諭吉及其「脫亞論」的理論與實踐 372

終 章 「朝貢體系」和「條約體系」的遭遇與變容 395
第一節 中國對歐洲「條約體系」的察覺與反應 397
第二節 「條約體系」與「朝貢體系」的東亞交匯與顯隱變化 407
第三節 中日兩國國際地位逆轉的原因分析 425
第四節 日本兩大目標的遂願及其隱憂 449

附 論 457
「八千天日記」中隱藏的近世日本 459
散 論 501
東亞的病理 503
東亞的心胸 517
東亞的鄉愁 531

整理員:盧怡如

3/23/2010

「近代中外關係史」書展

「近代中外關係史」書展
---政大新購歐美、日本、大陸地區檔案與圖書

日期:2010年4月1日~30日
地點:政大中正圖書館2F經典書房

計畫主持人:政大歷史系唐啟華教授
協同主持人:政大圖書館劉吉軒館長
國科會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設備計劃

整理員:盧怡如

3/15/2010

許金彥”日本與東北亞事務論叢”


日本與東北亞事務論叢
作者:許金彥
出版社:巨流圖書公司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08日     ISBN:9789577323415
 
內容簡介
  本書共十二篇,分別探討日本與東北亞各國在國際法和國際關係上所涉及的議題。書中各別論述日本與蒙古、俄國、韓國、中國及美國各邦在歷史上的互動演變,以瞭解日本之國家的特性。同時探討近代二次大戰以後,日本在東北亞涉及海權和主權等議題上的作為與迴響。最後以台日關係為主軸,分別就兩地近百年來的互動提出若干觀察與省思,並以討論二十一世紀台日關係的未來走向作為總結。藉由本書可釐清日本在東北亞的擅變軌跡,及其所扮演的國際角色,加深對日本之認識。
 
作者簡介
 現職:南榮技術學院企業管理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學歷:日本筑波大學法學博士
 經歷:興國管理學院學務長
       台灣應用日語學會監事
       南榮技術學院校長秘書、應用日語學系主任

目錄
1.論蒙古東征日本前後的雙邊關係及其影響
2.論日本「北方領土」問題的爭議與展望
3.從「獨島爭議」看日韓關係
4.琉球地位的分析與展望
5.日本、中國、台灣的三角習題-從國際關係的角度看釣魚台(尖閣)群島之歸屬爭議
6.沖之鳥島周邊劃定為日本專屬經濟區的國際法爭議及其影響
7.論島嶼在海域劃界的定位與盲點:以中日海權爭議為例
8.論日本專屬經濟區的真相與虛構
9.從海權爭議看台日關係:以東海暫定執法線為例
10.「非官方模式」在台日關係中的問題與盲點:兼論台日兩地的海權爭議
11.從態度變遷的觀點檢視戰後日本對台政策
12.從戰後國際形勢的演變看二十一世紀的日台關係
13.參考書目

整理員:盧怡如

白永瑞"思想東亞:韓半島視角的歷史與實踐"


思想東亞:韓半島視角的歷史與實踐
作者:白永瑞
出版社: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01日   ISBN:9789868503731 

內容簡介
   《 思想東亞:韓半島視角的歷史與實踐 》 這一書名濃縮了白永瑞思考的基本問題,「思想」在這裡是作為動詞使用的,所要表現的是將東亞作為思想的課題,思考東亞、想像東亞的意思,而所謂韓半島的視角,所強調的不是僅從南韓,而是從「分斷的南北韓的相互作用的韓半島全體」來看問題的視角,韓半島是世界層次的霸權支配體制的重要現場,所以這裡的變革也將是對世界層次的壓迫體制的一種衝擊,希望其能成為促進資本主義世界體制變革的催化劑。
  第一章是有關於東亞共同體論述的三篇文章,所謂共同體這一用語最初產生於日本,最近主要用來指稱以歐洲共同體為模型的,在東亞根據國家間的協議而形成的制度性的國家結合體,此外,也有人用來指東亞的烏托邦。在本書中,一方面比較分析在韓、中、日三國所產生的關於東亞共同體的各種論述,另一方面分析其在東亞地域秩序的歷史和現實中占有怎樣的位置,尤其若是想要東亞共同體如同追求的人們所期待的那樣成為和平的共同體,必須從兩個方向同時推動這一進程,一是在組成這一地域的國民國家之外進行的國家間的統合過程,一個是在國家之內以極大化成員個人的參與為方向的內部改革過程。
  第二章是三篇分析在東亞國民國家所起的作用的文章,雖然現今在具有批判精神的知識分子多傾向於批判國民國家的作用,但作為一名歷史研究者,對國民國家在東亞近代史上所起的雙重作用,即「解放」和「壓制」的歷史卻比較重視,而且,為了探索出能夠克服這種 20 世紀型國民國家的道路,應該從「東亞的視角」,以批判的眼光來看待國民國家。
  第三章則是三篇論述韓國人的中國認識的文章,但貫穿三篇文章的問題意識卻是東亞人的相互認識,都不是單靠制度的變化就能實現的,如果運作體制的主體的認識不改變是不行的(最近國際政治理論上社會建構主義頗受重視,大概也是出於同樣的理由),可是,現在東亞人的相互認識中,歷史經驗依然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從這種觀點出發,韓國人從古到今對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人是如何認識的,中國人又是如何認識韓國人的,對此進行比較分析也是一件有意義的工作。
  第四章所收錄的主要是為了實現東亞歷史認識的共有,而分析歷史敘述問題的五篇文章。
  有關白永瑞的東亞論述,透過閱讀這本書,定然可以充分掌握,了解以韓半島視角下的東亞意識。

作者簡介
         現任韓國延世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教授、延世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以及韓國中國近現代史學會會長,也是韓國重要思想刊物 《 創作與批評 》 主編與台灣 《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 編委。
  主要的研究興趣為近代東亞的文化認同和中、日、韓三國的亞洲觀,近年從事有關中國近代知識建構與知識傳播、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教育(束力)語與朝鮮學校教育的研究。
  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 東亞的地域秩序:從帝國到共同體 》 (主編,創作與批評社, 2005 )、 《 從周邊看到的東亞)(主編,文學與知性社, 2004 )、 《 作為發現的東亞 》 (文學與知性社, 2000 )、 《 回歸東亞:探索中國的近代性 》 (創作與批評社, 2000 )、 《 東亞人所見的東洋觀: 19 ─ 20 世紀 》 (文學與知性社, 1997 )、 《 東亞:爭點與視覺 》 (文學與知性社, 1995 )等。

目錄
序言

第一章東亞共同體論述
一、東亞地域秩序:跨越帝國,走向東亞共同體
二、和平想像力的條件與界限:反思東亞共同體論述
三、東亞論述與「適應近代和克服近代」的雙重課題

第二章 國民國家的這邊與那邊
一、超克 20 世紀型的東亞文明與國民國家:韓民族共同體的選擇
二、在中國有「亞洲」嗎? ─ 韓國人的視角
三、中國的國民國家與民族問題:形成與轉化

第三章 韓國人的中國認織之軌跡
一、「便利的誤解 』 的歷史:韓、中相互認識的軌跡
二、韓國人歷史經驗中的「東洋」: 20 世紀前半期
三、大韓帝國時期韓國輿論的中國認識

第四章 企求和平的東亞歷史敘述
一、突圍本國史的框架:從歷史教科書來看韓國人的亞洲認識
二、 20 世紀前半期中國人的東亞認識: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分析
三、跨越制度的內與外:重構東亞歷史教枓書和歷史教育
四、「東洋史學」的誕生與衰退:東亞學術制度的傳播與變形
五、本國史與地域史的溝通:反思東亞歷史敘述

整理員:盧怡如

3/11/2010

找歷史檔案, 29資料庫一網打盡---聯合報

找歷史檔案, 29資料庫一網打盡  
記者李志德

研考會檔案局今天下午將在國家圖書館宣布啟用「檔案資源整合查詢平台」,檔管局副局長林聰明表示,這個查詢平台,整合了分屬文建會、國史館、國家圖書館、台灣大學、中研院等二十九個資料庫,啟用後民眾若要查詢,二十九座資料庫「一網打盡」。

國內各種歷史檔案,分屬不同機關主管,研究者往往要在不同資料庫間來回尋找。檔案局整合的資料庫除了中央政府單位,另有高市、竹縣兩個地方政府等資料庫。

二十九個資料庫中,較引人注目的包括國史館的蔣中正總統文物、蔣經國總統文物和陳誠副總統文物檔案。日據和光復初期時代的檔案包括:台灣文獻館的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檔案、總督府檔案和公賣局的前身「總督府專賣局」檔案。

清代檔案方面,列入資料庫有著名的「淡新檔案」,它是清乾隆四十一年(一七七六年)至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在淡水廳、台北府及新竹縣的行政與司法檔案,日據時代由新竹地方法院承接,再轉贈台大法學院收藏。

淡新檔案是政府現存的清代台灣省、府、州、縣廳署檔案中,最具規模、最完整而且時間最長的一分,對於研究清代台灣行政、司法、經濟、社會、農業等極有價值。

透過資料庫平台,除了可以查閱古書契和台灣家譜資料庫,更可一窺許多台灣老照片:包括十九世紀台灣圖像、日治時期台灣圖像寫真、台北市老照片,以及別具特色的日治時期畢業紀念冊。同樣提供老照片的,還有文建會國家文化資料庫。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提供高雄史料文獻、影音和產業三個資料庫;新竹縣則是聯結數位典藏系統。
林聰明表示,未來資料庫將包含十五個機關,成為四十一個資料庫組成的大平台。
檔案資源整合平台網站今天同時上線,網址 http://across.archives.gov.tw/

資料來源:聯合報
http://udn.com/
資料擷取時間:2010/03/10 

整理員:盧怡如

3/09/2010

太陽旗下的聲色光影─ 館藏日治時期藝術類書展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2010年臺灣學研究書展
太陽旗下的聲色光影─館藏日治時期藝術類書展

展期:2010年2月2日~5月2日
地點: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6樓臺灣學研究中心

       臺灣傳統漢人的戲劇、書畫、音樂等,大多隨著中國大陸的移民而傳入,日治以後受總督府政策、日本國內藝術活動以及近代科技文明的影響,臺灣傳統藝術進而產生改變並有了新的內涵。總督府以培養學童的美感為要旨,在公學校教科書中加入「唱歌」、「圖畫」等課程,為藝術教育之一環。日治時期開始有音樂會、展覽會等之舉辦,廣播、唱片業的興起,使得音樂及美術創作蓬勃發展。「歌仔戲」最晚出現於1910年代,是由「歌仔」發展出的劇種,迅速風靡全臺。「新劇」在1920年代出現,因應當時的社會與文化運動,一群受過新教育的青年以新的戲劇形態取代傳統戲劇而興起。

       電影方面,1900年在臺北「淡水館」首先放映紀錄片,開始臺灣放映電影之序幕。日治初期,劇場供戲劇及電影之用,1911年始出現純粹放映電影的劇場「芳乃亭」,至1941年,全臺專門放映電影之劇場共有28家。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為配合軍事動員,臺灣傳統戲劇、音樂等受到打壓,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為止,各種藝術活動一時成為政策宣傳的重要工具。本次展覽將館藏日治時期藝術類館藏分為「戲劇」、「電影」、「音樂與舞蹈」及「美術」等四類,介紹各領域相關人物及作品,以呈現日治時期藝術活動的發展和變遷。

映畫活動:配合展覽於六樓展場旁多媒體放映區播放相關電影,歡迎觀賞

◆〈跳舞時代〉(片長104分鐘)

2/10(三)14:00開始
3/06(六)14:00開始
3/17(三)14:00開始

活動網址:
http://www.ntl.edu.tw/ct.asp?xItem=4712&ctNode=813&mp=5

整理員:盧怡如

3/03/2010

薛力,〈中國對東盟的外交:一種建構主義的剖析〉

薛力,〈中國對東盟的外交:一種建構主義的剖析〉

文章來源:《二十一世紀》第116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9.12,頁21-29。
作者簡介: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戰略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員。

         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外交,始於1950年與越南的建交。在這六十年的外交關係中,中國的外交政策多所轉變。從原本的對立、防範,到近年來成為東盟重要的夥伴國。其中的轉折原由,即是本文作者試圖以建構主義加以探討之處,以補其認為現實主義與新自由制度主義無法解釋的限度。首先,作者說明現實主義、新自由制度主義與建構主義,在分析這六十年的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外交研究上的利弊。進而說明建構主義的概念與理論,主張透過建構主義的分析,才能點出由於中國自身身份的變遷,導致國家利益發生變化,促使外交政策與行為的轉變。其中,中國領導人的更替,或是同一領導人觀念的變化,是造成中國自身身份變遷的主要因素。接續,文中藉由中國改革開放前後,對東南亞的外交政策與行為的歷史陳述,證明其論點。如毛澤東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推行「革命外交」,造成外交上的困境。鄧小平後的開放政策,轉為「外交服務於經濟」的方向,開啟中國以經濟、非武力的外交策略。即使其中的變化亦涉及東南亞國家本身的情勢、國際局勢的轉變,如早期中蘇關係的惡化、之後冷戰時期的結束等。但作者以為國際制度、國際權力結構的變化皆非中國對東南亞外交產生變化的主因。而是主要領導人的認知變化導致國家身份的變化,國家利益因此發生變化,進而才是導致外交政策的調整的主要因素。

大綱
一、 建構主義的概念與理論
二、 改革開放前中國對東南亞國家的外交
三、 改革開放後中國對東盟的外交
四、 總結

整理員:盧怡如

3/01/2010

社説:日中歴史研究 まず一歩、さらに前へ

    日中両国の有識者による初の歴史共同研究の報告書がまとまり、公表された。第二次世界大戦後の現代史部分や、論議の過程を記録した討議要旨が中国側の要請で非公開とされたのは残念だが、先の戦争の負の遺産を抱える両国が歴史に向き合い報告書をまとめ上げたことは前向きに評価したい。


 共同研究は06年10月の安倍晋三首相(当時)と胡錦濤国家主席の会談で合意したのを受け同年12月に日中各10人の有識者でスタートした。

 日中関係は小泉内閣時代、首相の靖国神社参拝によって首脳会談が開けないほど悪化した。このため、共同研究には歴史問題を学識経験者の議論にゆだねることで政治と切り離そうという狙いが込められていた。

 報告書は古代から近現代までの歴史を双方の委員が記述している。先の戦争に関しては双方に歩み寄りの努力が見られる部分がある一方、依然として認識の溝が埋まらない問題も多い。

 例えば、日中全面戦争への引き金となった盧溝橋事件について日本側論文は「最初の発砲事件は『偶発的』であり……」とし、中国側論文にも「発生は偶然性をもっているかもしれない」との記述がある。また、日本の敗戦について中国側は「歴史の転換点でもあった。日本人民は平和発展の新たな道を歩み出した」と指摘している。従来より柔軟な視点と見ることができよう。

 日中戦争については、中国側が日本の侵略を繰り返し指摘しているのに対し、日本側も「戦場となった中国に深い傷跡を残したが、原因の大半は日本側が作り出したものと言わ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としている。

 一方南京虐殺事件では、犠牲者数を中国側が極東国際軍事裁判と南京国防部軍事裁判所の判決などをもとに「延べ三十余万人」としているのに対し日本側は「20万人を上限に4万人、2万人などさまざまな推計がなされている」と記述し、認識の差を示している。

 歴史認識の溝を埋める作業が困難を伴うのはもちろんだ。今回、天安門事件(1989年)などを含む戦後史部分と討議要旨が非公表とされたことがその一端を示している。「天安門事件の評価など共産党指導部の正当性を揺るがす問題に触れることを中国側が恐れた」(日本側委員)との指摘が当たっているのだろう。

 双方は新メンバーで第2期の共同研究を行うことにしている。戦後史について中国側座長の歩平・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長は「第2期の継続研究としたい」と述べている。歴史に関する共通理解を研究者だけでなく国民レベルでも深めるために、次はぜひ公表してほしい。

資料來源:毎日新聞社説

http://mainichi.jp/select/opinion/editorial/news/20100203ddm005070021000c.html
資料擷取時間:2010/02/05

資料翻譯:

  經中日兩國有識者的努力,最初的歷史共同研究報告書已整理完成,公諸於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現代史部分,以及記錄討論過程的要旨,雖然在中國的要求之下未公開為免有些遺憾。但是,抱有往日戰爭負面遺產的兩國,共同面對歷史的報告書完成一事還是值得正面評價。

  歷史共同研究是在2006年10月,在當時的安倍晉三首相與胡錦濤國家主席的會談之下達成協議,於同年的12月,以中日兩國各10人的有識者開始進行研究。

  在小泉內閣時代,由於首相至靖國神社參拜,導致兩國關係惡化,中日兩國首腦會議亦無法舉行。因此,共同研究期盼藉由有識者對於歷史問題的議論,能與政治切割。

  報告書是中日雙方的委員撰寫,由古代開始到近現代的歷史。但關於往日的戰爭歷史,雖能見到雙方一同攜手努力的部分,但是仍舊存在著認識上無法跨越的鴻溝。例如:關於引起中日全面戰爭導火線的盧溝橋事件,日本方面的論文認為「最初的發砲攻擊事件是偶發的」;中國方面的論文當中也有著「事件的發生或許具有偶然性的成分」如此的記述內容。並且,關於日本的戰敗,中國方面指出:「這也是歷史的轉捩點。日本人民踏出和平發展的嶄新道路」。可看成是比起以往較為柔軟的觀點。

  關於中日戰爭,對於中國方面指出日本的反覆侵略,日本方面也認為「在成為戰場的中國留下深刻的傷痕,必須指出有大半的原因是日本方面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在南京大屠殺事件,相對於中國方面以極東國際軍事裁判和南京國防部軍事裁判所等的判決為基準,主張犧牲人數「超過30萬人」,日本方面記錄「最多以20萬人為上限,也有4萬、2萬人等等的推算」,這顯示出雙方認識上的差異。

  當然要掩埋歷史認識的鴻溝作業是困難的。本次包含天安門事件等戰後史部分和討論要旨不公開一事,即顯示出其中困難的一面。「中國方面害怕碰觸天安門事件評價等等動搖共產黨指導正當性的問題」日本方面委員如此的指陳,正中問題核心。

  中日雙方決定以新成員進行第2期共同研究。關於戰後史的部分,中國方面主席,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長步平說:「希望能夠繼續第2期的共同研究。」為了讓歷史相關的共同理解,不僅僅限於研究者,也能深入國民階層,下次希望能夠將全部的研究結果公諸於世。

資料整理:歐秋芬

葉碧苓,〈臺北帝國大學與京城帝國大學史學科之比較(19261945)〉

葉碧苓,〈臺北帝國大學與京城帝國大學史學科之比較(19261945)〉

文章來源:《臺灣史研究》第十六卷第三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民國98年9月,頁87-132。

作者簡介: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亞東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在東亞歷史的洪流中,曾為日本殖民地的臺灣與朝鮮,即使對日本的恩怨情仇夾雜於民族情緒之中,但日本的影響性亦是難以抹滅的。此文即在探討日本對兩處近代史學發展的影響;藉由兩處的比較,研究日本在殖民時代,於臺灣及朝鮮各設立的大學史學科的情形及其影響。並藉此使臺灣、朝鮮及日本對彼此有更多的「理解」,或可為「歷史和解」的一小環。文中首先說明日本本身史學科的學術發展,及政治對學術的介入;再回顧相關的文獻研究。然後由課程的沿革、師資及學生修讀情形等3個層面,分析、比較臺灣及朝鮮的史學科發展狀況。結論中指出,朝鮮京城帝國大學史學科的發展成果,不僅是原有的日本師資於戰後繼續在朝鮮史學領域深耕;其亦培養為數不少的朝鮮史的朝鮮籍學者,且成果豐碩。朝鮮大學歷史系的3分科制度亦是日本殖民時代的產物。但1960年代起,包括白永瑞等主張由「東亞」的角度重新詮釋史學,朝鮮學者開始以「民族史觀」、批判「殖民地史觀」等,重新檢視朝鮮的史學研究。反觀臺灣,原有的臺北帝國大學史學科中,臺灣史的研究比例已偏低,戰後回國的日本學者亦未再持續研究臺灣史;該時期亦無正規培養出長期投入臺灣史的臺籍學者。後又因政治變遷,中國史研究成為主流,臺灣史的發展直至1990年代始受重視。此為臺灣與朝鮮史學發展上的一大差異。


摘要
        日本殖民統治臺灣與朝鮮之後,分別在臺灣設立臺北帝國大學、在朝鮮成立京城帝國大學,兩個殖民地大學皆設有史學科。日本大學史學科國史學、東洋史學、西洋史學三個分科的型態,移植至殖民地後產生了些微變化,殖民地臺灣的臺北帝國大學改西洋史學為「南洋史學」;殖民地朝鮮的京城帝國大學則以「朝鮮史學」取代西洋史學。臺北帝國大學史學科南洋史學講座曾先後開設南洋史概說、荷蘭語、西班牙語、日本與南洋各國的歷史關係、歐洲人的南洋發展、臺灣史,以及南洋史專書講讀等課程。17年間(1928-1945),先後有村上直次郎、岩生成一、箭內健次等人任教。培養學生約62名,但僅有柯設階、張樑標2名臺籍學生,惟兩人並未持續從事臺灣史、南洋史相關研究。京城帝國大學史學科設有朝鮮史學2講座,曾先後開設朝鮮史學史、朝鮮歷史地理、新羅王朝史、高麗時代史、李氏朝鮮時代史,以及朝鮮史專書講讀等課程。19年間(1926-1945),先後有今西龍、小田省吾、藤田亮策、末松保和等人任教。培養學生約121名,其中朝鮮籍40名,大約占1/3,其中有多人持續從事朝鮮史相關研究,且成果豐碩。要之,臺北帝國大學史學科的講座設置、師資聘任、學生數皆少於京城帝國大學史學科。戰後,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留下來的荷、西時期臺灣史轉為中國史研究的附庸,南洋史研究則幾乎完全消失,臺灣大學歷史系轉以中國研究為主;反觀韓國史學則是承繼戰前3分科之遺緒,韓國史、韓中關係乃至於中國史研究量多質高。

大綱
一、 前言
二、 相關研究回顧
三、 課程研革
四、 師資
五、 學生修讀情形
六、 結論


整理員:盧怡如